公元前684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齐将鲍叔牙率军一直打到鲁国的长勺。
鲁国有个精通兵法的人叫曹刿,听说鲁庄公准备抵抗齐军,就主动去请战。
他的亲友劝说道:“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们管着,我们小老百姓瞎操什么心呢!”
曹刿说:“不,那些大官们目光很短浅,他们是不会有深谋远见的。”
鲁庄公召见曹刿后,觉得他很有智谋,就同他带着大军上长勺去迎敌。
在长勺地方,齐鲁两军相遇。
齐将鲍叔牙轻视鲁军,下令击鼓进兵。鲁庄公听对方鼓声震地,也准备击鼓对敌。
曹刿阻止道:“等一等!”又传令军中,“谁要喧哗,斩!”光叫弓箭手守住阵脚,不许乱动。
齐军来冲鲁阵,但阵如铁桶一般坚固,不能冲动,只得退后。
一会儿,齐军又擂了一通战鼓,但鲁军像扎根似的,一动也不动,齐军又退。
齐军擂罢三通鼓时,曹刿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进兵了。”
这时,鲁军战鼓一响,同时下令冲杀,鲁军将士“哗”的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出来,杀得齐军全线崩溃,落荒而逃。
鲁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道:“慢,让我瞧瞧再说。”他站在兵车上,手搭凉棚往前望了一阵,下车仔细观察齐军兵车碾过的轮迹,才跳上车,说:“现在可以追击了。”
鲁庄公下令追击,把齐军全部赶出了国境,还得了敌人的好多兵器和车马。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
曹刿说:“打仗,主要是靠勇气。擂第一通鼓时,士兵们的勇气最足,如果这时候不交锋,到再擂一次鼓时,勇气就有些衰落了,到第三回,就是响得再厉害,也鼓不起劲来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怎么会打不赢他们呢?”
“有道理,有道理。”鲁庄公接着又问,“齐军既然被我们打败,你为什么不立即让士兵追击呢?”
曹刿说:“齐国是大国,鲍叔牙又是名将,不可低估,说不定他们逃跑是假的,前面有埋伏。我下车看他们兵车的轮迹混乱,旗帜也倒下,断定他们是真败,这才放心追击。”
鲁庄公赞扬道:“你真可说是精通军事啊!”
【品古论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曹刿来说,即便不为官,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方面是为国家社稷担忧,一方面也是为自身安危着想。而从战术的角度来讲,曹刿也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为后世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灼见。曹刿所言,如今看来仍字字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