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培养 > 专业设置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适应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知识基础、娴熟的教学技能,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数学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中学数学教师。

培养要求: 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能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信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熟悉并透彻理解中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具有较好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够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团队环境下身份角色的变化,实现自我发展。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近世代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就业方向: 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数学教学和数学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中学数学教师。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立足吉林,面向全国,以基础教育人才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师德素养和信息素养,系统掌握教育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突出的教学与教研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胜任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学信息技术教师。

培养要求: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及研究的能力,具有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具有自我反思意识和终身发展的能力。

主要课程: 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等学科基础课程及竞赛算法分析与设计、网络程序设计、机器人程序设计、Android高级应用开发等专业特色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 基础教育领域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竞赛及科创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中学教师。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统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 统计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理论方法及应用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统计学理论和相关计算机技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接受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基础训练,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市场研究、预测与决策等工作的高素质统计人才。

培养要求: 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了解统计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养成良好的统计学专业素养,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具有数据采集方案设计、统计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利用信息检索技术获取统计学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自我消化知识、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应用回归分析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企业、咨询公司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工作。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信息科学、数据科学的基础理论,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的技术与核心技能,能够在大数据相关产业从事数据科学研究、大数据相关工程应用开发、技术管理与咨询等工作,具有大数据分析、处理、挖掘、可视化、大数据系统集成、管理维护等能力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大数据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大数据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大数据的系统训练,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的技术与工具,具备大数据工程项目的集成能力、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及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程设置:Python语言、Java语言、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思维、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可视化、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

就业方向:政府机构、企业、公司等从事大数据管理、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软件产业,培养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别是满足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和工程化开发方法,受到软件工程师专业技能系统训练,具备软件工程专业所需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目标预期是:

目标1: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职业操守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爱国敬业。能够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

目标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知识、理工结合素质全面,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综合应用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知识,设计、开发或提供面向大中型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继续在软件工程相关学科研学深造。

目标3:具有良好的团队沟通和管理能力,能够在专业相关领域的工程项目中独立承担或管理团队完成任务。

目标4:能够适应学科发展,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进一步丰富和加深对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目标5:具有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具备较宽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沟通能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国际惯例及国际竞争方式,能自主、平等、有效地开展国际合作。

培养要求:

1.工程知识:即应掌握软件生命周期中涉及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软件实践中,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力: 即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原理,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软件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即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针对特定系统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包括软硬件功能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组件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并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的能力:即能够基于科学理论并采用科学方法,从软件技术创新的角度,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实验、研究,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出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法。

5.熟练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即能够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分析、选择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软件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开发,提高解决复杂软件问题的效率,提升解决方案的规范性,并理解其局限性。

6.熟悉工程与社会:即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和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拥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即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能够将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于解决方案。

8.理解职业规范:即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软件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充分认识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关系和内涵:即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表达、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即能够就复杂软件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具备书面沟通、口头沟通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文字、图表进行软件文档的编写,能够与客户、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口头沟通。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交流。

11.理解并掌握项目管理方法:即理解并掌握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及复杂软件工程实践中将其应用于过程管理,以规避风险、规范过程和提升效率。

12.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即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要课程:软件工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原理与实践、软件项目管理等。

就业方向: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类软件公司从事应用软件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领域的工作;也可在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教学和研究、软件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者继续研究生教育深造。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ISEC)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ISEC)国际班,采用国际通用课程体系,引入国际通识教育理念,融合前沿专业知识,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授课,部分课程由国外师资讲授。本专业人才培养强调以国际通识教育、软件工程实践、团队合作创新等方面为重点,结合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教学以及软件工程师实训,旨在培养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前沿专业知识、跨国家、地域交往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应用、创新、研发能力的应用型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从事软件开发所需的数学等基层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技术与工具;熟悉我国的软件工程规范和国际化的软件开发标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计算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沟通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接受过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JAVA程序设计、HTML5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通信网络、软件工程、Android应用开发、Oracle入门等。

就业方向:软件工程专业(ISEC)国际班的毕业生,可以在国内外各大IT企业从事应用软件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程序开发、测试等领域的工作;可以在社会各个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领域应用和研究工作;也可以继续进行研究生教育深造或者出国在国外大学进行留学深造、工作等。

授予学位:学生修满四年专业设置的课程学分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新葡萄8883官网amg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完成前两年课程,自愿选择前往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的国外院校继续完成剩余课程学习的学生,需满足相应国外大学的入学要求。达到国外大学毕业要求的可获得国外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及新葡萄8883官网amg本科毕业证书及工学学士学位。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组建、安全管理和安全维护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应用人才。能够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制定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策略和防御措施,能够较快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具有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保障能力;数据库安全与管理的能力;网络协议分析和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能力;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日志收集等网络安全设备的部署和配置等综合应用能力。能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及相关产业从事安全运维、设计开发、服务管理和综合应用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使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解决信息安全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能够利用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信息安全工程需求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具备网络空间安全应用程序开发、设计、规划管理能力;具有文献调研,问题发现等科研能力、能够使用现代化工具、了解网络安全法律基础、理解网络安全与社会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有网络空间安全项目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空间安全导论、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密码理论与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协议分析、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防火墙技术、渗透测试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网络安全产品研发职位;网络安全运维职位;安全规划、防护、舆情监管等管理职位;政府和事业单位安全管理职位;Web安全工程师;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安全产品销售等。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承担着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教学对象涵盖了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40多个专业。先后开设的课程有大学计算机基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Visual C++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OFFICE高级应用等。此外还承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基地。

教法教研室

教法教研室始于1993年,多年来承担着本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本科生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和实践管理等工作,肩负着计算机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研究生相关科研工作的指导重任,同时还要履行本院教学督导组成员的职责。

教法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4人,其中博士3人,高级职称4人。外聘中学教师3人。所有教师均从事多年教法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团队在多年的具体工作中形成了“基础中求特色、特色中求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一、夯实理论基础,形成立德树人的教育观支撑学生的终身学习。

面向教研型教师的培养需求,教研室把专业性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成阶梯式课程体系。大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学习基础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该课2012年就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为学生上岗执教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大三开设《微格教学与教学设计》和《中学学科教育专题辅导》,融合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充分利用微格教室的优势,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大四开设《中学教学研究》,在理论和教研上拔高层次,追踪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成果,结合实习期间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教研能力。多年来,学院的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成为各单位的教学骨干。

二、发展特色技能,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生未来讲授的中学课程是信息技术课,由于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综合性、实践性,所以教学能力方面不仅要重视双基培养,同时更要注重特色技能培育。基于此,教研室除了进行常规的职业技能训练之外,还为学生设定了多个特色技能方向: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机器人、网络安全、微课开发、课件制作等,学院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保证他们在毕业后可以马上独立开展中学的社团活动,提高其入职时的核心竞争力。

三、衔接基教高教,开拓教研方向,落实闭环的教育教学研究。

教法教研室的科研方向兼顾基教和高教,通过与外聘教师和中学的深度合作,开展多项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在指导本科师范生和课程论研究生上又形成了更广泛的高教研究方向。近五年,教研室成员主持省部级教改课题5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编写教材4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新葡萄8883官网amg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