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展“力行讲堂”活动。本次讲座邀请了国防大学基本系军事学硕士郭小华,题目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争与和平——兼谈国防与军队改革》。
本次讲座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肖楠主持。学院院长夏维波、党总支书记宋天宇、学院部分教师以及全体学生干部、2021级新生参加讲座。
郭小华,国防大学基本系军事学硕士。军分区原司令员,大校军衔。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先后任解放军外语学院和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导、客座教授,全军和成都军区信息战专家。
百年之际的机遇和挑战
1."一带一路”倡议与安全发展
2013-2021年的八年间,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从设想变成实践,中国制造、中国速度、 中国理念成为融入世界,引领时代的新概念。通过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亚信银行,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等)、游客和文化的交流,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愈益深刻地改变着周边和广大区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各国人民心间,孕育着巨大的新的发展机遇。
这个机遇,就是继续争取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吸引世界更多的力量团结起来,为实现人类共同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安全环境新变局带来的挑战
两个判断:一是,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十九大报告20171018)二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不确定性。"(20201010中央党校讲话)
两个特点:一是,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明显改变了世界经济、社会、安全格局,二战后形成的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关系安全运行模式、世卫组织框架下的国际健康体系和全球经济社会欣欣向荣的态势被打破,安全环境受到巨大冲击;二是,新的冷战格局出现,针对中国的围堵和“今夜爆发战争”(美国防部长语)的战争风险明显增加,战争形态发生变化。
中国在危机面前全民动员、万众一心,为世界做出了控制疫情、恢复经济社会活力的最好答卷。在疫情全球流行之际,积极帮助各国政府和人民共渡难关,体现了应有的大国担当与榜样风范。
然而,针对疫情,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却甩锅中国,在世界上掀起新一轮的反华、反共浪潮,意图祸水东移,为自己的无能转嫁危机和矛盾,并煽动一些国家和所谓盟国、伙伴挑战我国核心利益,利用贸易战、关税牌和科技封锁、切断人才交流等脱钩手段,并在我周边不断挤压我维护国家安全主权的活动空间,用毫不掩饰的新"冷战”思维,推动印太战略、组建美日印澳四国联盟、UKUSA(五眼联盟)到AUKUS(澳英美核潜艇协议),意图打造围堵中国的新包围圈,对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巨大进步,对海外能源和其他生产、发展需要的各类进口产品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对海上和陆地周边贸易通道安全的依赖程度与日倶增,其中对进口石油、天然气、芯片、先进发动机和大豆、铁矿石和优质煤炭等的依赖程度早已超过临界值。
一旦发生战争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影响,国内经济、社会和民生将因为重要资源断供而遇到严重危机。
3、 战争风险和危机时隐时现
从我国周边环境来看,俄罗斯深陷西方政治、经济制裁与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等多重矛盾;半岛朝核危机表面平静,但生战生乱的根源一个都没有解决。
中日搁置在历史、东海和钓鱼岛主权等方面争议,但日本政府紧跟美意图,在"印太战略"上主动扛把子,并在我祖国统一问题上与“台独”势力沆瀣一气, 在南海主权纠纷上选边站队;台岛内,国民党失去二次执政机会后,“台独”势力甚嚣尘上,拒绝"九二共识”、意图挟美谋独可能性大幅增加;在南海地区,随着我在主权问题上坚持核心利益,区域一些国家如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紧随域外大国, 强行开发开采油气资源,觊觎南海,推销所谓"自由航行、自由飞越,非军事化"等主张,对我“一带一路”倡议持保留和怀疑态度,并斥巨资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参与大国主导的双边或多边军演,围堵中国的趋势日益明显。
在我国南部周边,缅北冲突持续,缅国内各种危机重叠,我对缅投资、能源通道安全和跨境民族生存发展遭到多重挑战,影响我面向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油气管道,自贸区,两廊一圈)。
在西部周边,印巴两个有核国家冲突延续七十三年,至今没有和解趋势;我国和两个邻国未能划定边界,随着吞并锡金,控制不丹,干预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孟加拉等国政局,印度称霸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中国成了印度称霸的主要"拦路虎"。
因此,莫迪政权上台以来的六年多间,中印领土主权之争与两国之间久已存在的其它问题相互交织,印度当局不断兴风作浪,呼应美“印太战略”,叫嚣不惜一战而雪1962年之耻,数次挑战我国核心利益,形成了阻碍我"一带一路"倡议西进南下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障碍。
古人云:“忘战必危”。
综合周边和国际形势分析,加强和巩固国防,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已成为我们实现新时代强国梦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进入新时代的我国国防与军队改革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基本方略,蹄疾步稳展开了我军历史上一次重大、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强军进程。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三个阶段性目标:确保到二O二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按照上述正确思路,开展了以下重大举措:
(一)确立基本步骤和时间节点
以“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以改革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为重点,协调推进规模结构、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
2015年,完成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2016年,组织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作战力量体系、院校、武警部队改革,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2017年至2020年,对相关领域改革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
(二)改革领导管理体制
着眼加强军委集中统一领导,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三大原则,优化军委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完善军种和新型作战力量管理体制,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
(三)建立联战指挥体制
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要求,建立健全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构建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
重新调整划设战区。调整规范军委联指、各军种、战区联指和战区军种的作战指挥职能。与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完善联合训练体制。
(四)调整军队规模结构
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加快推进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裁减军队现役员额30万,军队规模由230万逐步减至200万。
(五)改革部队编成
依据不同战略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调整结构、强化功能、优化布局,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全军建制部队番号重新编组。优化预备役部队结构,压减民兵数量,调整力量布局和编组模式。
陆军从18个集团军精简到13个,相关防区做出调整。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武警部队也全面整编、调整与改革。
(六)改革军事人才培养
遵循军事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七)完善政策制度
出台退役军人法规政策,建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台现役军人保障法。深化经费管理、物资采购、工程建设和军人工资、住房、医疗、保险等配套制度改革。全面停止军队对外有偿服务。
(八)军民融合发展
成立军民融合委员会,党委一把手任主任。出台新的法规制度,保障军民融合有法可依。强化国防动员力量建设,完善党管武装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打造全民关心国防、关注国家安全的机制体系。比如:英国为在紧急状态下能迅速派出大量民用船只赴海上作战,在《商船法》规定:新建造民船的设计必须保证"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能方便、迅速地改造成适合国防需要的军事运输和支援舰船”,如达不到这一要求,则不予出厂。
国防教育
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然而,和平需要国防支撑,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的周边更是时而硝烟弥漫,时而阴云密布。国家安全、主权和发展利益,领土完整和战略通道安全,都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年轻学子们高度关注,随时准备接受祖国召唤。
认真做好充分准备,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和应急应战的体系建设,就是我们面对各种挑战,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基础。否则,一旦危机来临,再强大的经济体量都是虚胖,必不堪一击。
远的如大宋,近的看沙特,成功的还有1815年至今两百多年没有战争染指的小国瑞士,去年的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卡冲突,今年的巴以冲突和美国自阿富汗撤军,均无一例外证明了这一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