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 管理机构 | 建言献策 | 院长信箱
作文素材·小学版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发布者:  时间:2018-04-10 13:50:28  浏览:
【原文】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出处】
    《荀子·不苟》
 
【大意】
    君子想要陶冶思想情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真诚和诚信更重要了。
 
【小故事一】
燕昭王以诚招才
 
    燕昭王礼贤下士,准备用丰厚的待遇去招纳贤者,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杀父破燕之仇。为此,他去请教郭隗先生。到了郭隗先生家,燕昭王道:“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以雪先王之耻,那就好了。请问先生,怎样才能报国家的大仇呢?”
    郭隗先生答道:“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国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虔诚地对待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主动来辅佐你。大王若是真想广泛招纳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者听闻大王的这种做法,就一定会赶到燕国来的。”昭王问道:“那么,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答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耗时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尸体,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死马?你这样做简直是太愚蠢了!’这个近侍却胸有成竹地对国君说:‘您想一下,您买死马都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如果天下人知道此事,一定会认为大王喜好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来了。’于是,不到一年,数匹千里马果真就被送到了那位国君的手中。大王如果真的想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诚心实意对待我开始,大家如果看到您能这样对待臣子,怎么会不来投奔您呢?”
    于是,昭王命人为郭隗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后,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地聚集到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为国效命。于是,昭王派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继续猛击败军,一直打到了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了齐国的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拓展延伸】
    做人要真诚,待人要诚恳。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都要真诚相待,用真诚才能换取他人的真心。
 
【小故事二】
魏文侯真诚待人
 
    战国时期,魏国第一个国君是魏文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十分敬重他。在魏文侯的治理下,魏国迅速强大起来。
    有一次,他和看管山林的人约好第二天下午要去山林打猎练兵。
    到了次日,魏文侯下朝后举行了宴会,他准备宴会一结束就去打猎练兵。谁知宴会结束后,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魏文侯等了半天,也不见雨停,反而越下越大了,魏文侯起身对众大臣说:“各位对不起,我要告辞了,你们赶快派人准备车马,我要到郊外去打猎练兵,那里已经有人在等我了!”众臣一见国君要冒雨出门,都去上前劝阻。一个臣子说:“下这么大的雨,您怎么能出门呢?”另一个臣子说:“这种天气,您到了那里也无法打猎练兵啊!”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但是不去也得告诉一下那位看管山林的人啊!他还在等我呢!”一个臣子说:“好,我立刻派人去告诉他。”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也得我亲自去。”见那个臣子满脸困惑,魏文侯继续说道:“昨天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才行。”话音刚落,便大步跨出门外,顶着大雨到山林去了。
 
【拓展延伸】
    魏文侯处处诚信待人,博得了臣民的信赖,国家才得以强盛,由此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为人准则。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诚信。
 
 
【名句积累】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二程粹言·论道篇》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父》
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
                ——《韩诗外传》
   
    至念道臻,寂感真诚。     
              ——《汉武帝内传》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唐诗纪事·卷十八》
    诚以待物,物必应以诚。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