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 管理机构 | 建言献策 | 院长信箱

学生习作

《朗读者》的成功 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发布者:  时间:2018-11-21 15:38:52  浏览: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嘉宾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首播的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和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有些人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忙里偷闲,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记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如今的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作者和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接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的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阅读训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⑦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
    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
    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
    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