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师传媒在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出版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周期性评估-21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掌握出版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出版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具体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出版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热爱出版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掌握系统的出版专业知识和融媒体专业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出版工作的能力,达到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规定的任职要求。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2.培养方向

方向一:出版理论与阅读研究。培养具有扎实的传播学、出版学基础理论,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和理论知识解决出版领域关于受众、阅读与市场等方面问题的高层次人才。

方向二:出版编辑实务。培养文化底蕴厚实、文字功底过硬,懂得出版法律法规,具备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生产发行、版权贸易等方面知识的应用型出版人才。

方向三:融合出版。培养系统掌握出版领域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出版技术能力,能够进行融合出版产品策划、生产、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3.学位标准

学制三年,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系统的出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人才。

1)应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业务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

2)应掌握语言文字、出版写作、出版基本理论、计算机和外语等的基本知识,了解出版方针、政策、法规,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等知识与方法。

3)应在学习期间从事具体的出版物编辑、复制、发行、管理等观摩与实践,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4)应具备获取知识、实践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协调、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

5)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出版实践进行选题,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出版设计等。论文内容充实,工作量饱满;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先进技术与科学方法,深入分析或解决出版实践中的问题;论文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表达准确;社会评价好。学位论文严格执行学术不端检测制度和双盲审制度。学位论文通过评审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二、基本条件

1.师资队伍

1)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在制度保障方面,学院以书记为组长,院长、副书记和副院长为副组长,成立了专门的师德师风领导小组,依据学校《新葡萄8883官网amg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和《新葡萄8883官网amg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对学院的师德师风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顶层设计,并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措施。

在具体实施方面,加强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学习。加强立德树人意识的培训,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守初心,不断涵养教育情怀”“担使命,切实担当教育大义”“知差距,大力弘扬专业精神”“抓落实,积极建构崇实品格”。定期举办试卷展、出版《新闻与传播专业能力导向的考核与评价样例》系列丛书,推进能力导向的教育培育与教师的责任意识。在学生中开展选课意向度调查和教学满意度调查,以学生反馈形成考核档案与资料,激励教师的责任感,强化教师的教育担当。

在监督落实方面,发挥督学、干部和党政一把手的师德师风督导作用。通过听课、助课、研课在共同体中学习。通过备忘录制度、座谈会制度,交流提醒落实激励和惩处机制。通过“知行奖”,树立一批爱岗敬业、爱生助生、钻研学术的正面教师典型,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2)各培养方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师资队伍、导师队伍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共有校内外导师40人。专任教师25 人,校外指导教师15人。专任教师中,中青年教师的比例100%;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23人,占比92%拥有博士学位17人,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8%15名来自出版单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以上职称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具有较好的出版专业教学或出版实践经验,有与出版相关实践经验教师19人,占比76%6人在与出版相关的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中任职。其中,夏维波担任吉林省传媒学会常务副会长、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副会长、吉林省新闻传播专业教指委委员、吉林省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陈莹担任全国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文史类)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编辑出版学会副会长等职务。王秀艳担任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传播协会理事、吉林省传播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除负责本校硕士论文的指导工作外,陈莹、张玉梅、李西亚等多位老师承担其他高校硕士论文的外审工作。

2.科学研究

1)依托科研项目实现以研促教。团队教师承担国家社科、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能够及时将本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2)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研究生参加科研项目,可以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环节,专业支持研究生参与导师各级科研项目。

学科队伍2021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科研课题3项,取得高水平学术成果4项,省级教研项目1项,百佳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3.支撑条件

学院依托部校共建平台,建成可供出版专业硕士培养的工作室6个,其中融媒体新闻厨房依托中国新闻吉林分社等开展工作室活动,速录工作室与长春乾元速录公司长期合作,摄影工作室与吉林画报社等建立合作关系,融合出版工作室与方正集团共同进行产品制作,舆情分析工作室与吉林日报社开展合作项目,编印工作室与吉林金星教育集团开展项目合作。同时成立金星国际教育集团(吉林省金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实训基地、城市晚报联合实训基地、吉林摄影出版社联合实训基地等多家专业实践基地,这些能够充分满足研究生专业实践需要。

学校图书馆及学院资料室收藏有数量与种类丰富的图书资料,图书馆图书总量在146万册、期刊9800余种、专业数据库22种,其中出版专业相关的图书77741册、期刊1943种。学院建有专门的图书资料室,针对授权点建设需要,购买大量与出版专业紧密相关的专业类书籍六千余册,随时供学生查询借阅。在学院这些条件的支撑下,本专业学生在各种大赛中屡次获奖。本年度,2020级、2021四位学生分别获得“第三届吉林省青年媒体创意创业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4.奖助体系

新葡萄官网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如金星奖学金、薛亮奖学金等,以及研究生助学金。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健全,学校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宁缺毋滥。另外,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教师们也积极为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2021年、2020级学生获得普通奖学金8人,2021级新生获得新生奖学金1人。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建设有效激发出研究生勤奋学习、专心科研、积极向上的热情。

三、人才培养

(一)招生选拔

出版专业每年开展招生宣传,除进行吉林省内相关专业的招生宣讲外,在教师外出培训、参会期间也会进行省外的招生宣讲,宣讲材料经过学院和专业的统一设计制作。据统计,出版专业2021年报考人数为23人,录取人数为10人,其中具有新闻、编辑、印刷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有6人,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2021年,我院借助部校共建平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有效路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发挥“三全育人”整体功能,在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党建工作扎实有效

1)突出政治引领,把牢方向舵盘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院、教书育人全过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强化思想引领,紧跟引擎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讲话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学院科学治理、创新发展。压实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主体责任。

3)提升组织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发挥研究生党支部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宣传引导、凝聚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组织生活的作用,增强组织凝聚力,培育和发展党员6人。

4)加强作风引领,树牢良好生态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作风建设,加强政治监督,强化领导干部和党员“关键少数”及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岗位标兵,树立先进典型,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以标杆激励标杆,推崇实干、反对“四风”,以优良党风促院风、育学风,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思政工作创新有效

1)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合力

入学考试和课程教学选用“马工程”教材。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强化课程中的思政教育。2021年度,借助部校共建开设“部校共建工作坊课程”,开展习近平新闻思想大讲堂云讲座活动。做好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2021年共组织开展和参加各类培训7 次,提升了广大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2)努力打造第二课堂和育人环境,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

推进“双百”计划(百名校友进校园,百名精英报告团),实施“两创”活动(创建学风优良班集体,创建学风先进学院),切实推进“双创”教育(创新、创业),开展“双好”评选(吉师好班级、吉师好班长),建立了“学院主体、部门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工作机制。拓展以“吉师六律”为重点的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发挥“四进四信”“吉师大讲堂”“三新三进”“数字讲述”(学工品牌)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和志愿服务、“三下乡”、主题团日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作用。开展“吉师大学生必读书目”荐读活动。大力发展专业社团,并培育出一批以团委、学生会、社联以及创客联盟等为主体的精英学生,学团活动多次登上人民网、吉林日报、城市晚报、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媒体平台。全力打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打造“新传部落”微信公众号,浏览量达15万余次。教学名师、党政干部参与网络思政教育,形成育人合力。

3.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我院辅导员队伍推进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升辅导员业务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辅导员学历水平,目前我院4名辅导员中有1名博士。

以上为2021年度我院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总结,随着我院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院会结合研究生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更多的尝试与创新,以期在研究生教育工作发展中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

(三)课程与教材

1.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2011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依据“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7修订)》,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课程的落实,深化课程的效能。

课程设置设计严谨规范,具有可行性。主要包括课程学习、个人学习计划、学位论文、实践活动和实习见习等环节。各环节紧密服务于培养目标达成,对行业需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课程设置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立足理实融合、媒介融合、知识跨域融合,除开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规定的课程外,同时运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媒体传播实践、媒介文化、专业领域知识四个核心课程模块,以适应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2.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改变教学模式,倡导项目式、任务式学习,分小组进行研讨,既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又通过对个人的考察来保证每位同学的学习效果。在深度学习任务上,探索基于出版案例的学习模式,在案例建设、案例剖析过程中,使学生既能够运用理论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具备理论迁移与创新的能力。

3.科学规划、多头并进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规范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选用人民大学出版社和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或自编的高质量研究生教材、讲义;教学内容系统前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团队化教学,开展校媒互动。采取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学校与行业导师结合的培养方式。校内教师主讲的课程,嵌入业界人员配合教学;同时实施逆向嵌入,师生参与完成出版业界的相应工作项目。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加大实践环节的课程比重;注重与业界建立联合培养工作室;注重专业比赛对实践训练的激励作用;注重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构建了“课程—工作室—专业比赛—校外基地”“四重奏”实践教学体系。

4.以优化教学内容为目的,完善教材建设

依据培养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材的编写;确立教材编写原则;注重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更新研讨,教材内容设计遵循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认知规律;建设教材编写文献资料库;加强教材选用管理,严格教材选用程序,杜绝教材选用中的随意性和主观臆断,确保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四)导师责任落实

1.制度方面

校院两级制度建设。学校制定了《新葡萄8883官网amg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和管理办法》,规定了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应具备学校和学院基本条件。学院制定了导师选拔、培训和指导等系列规章制度(见《新葡萄8883官网amg新闻与传播学院制度汇编》)。

2.遴选、考核程序

根据学校和学院导师选拔制度,根据教师申报导师志愿,学院根据申报推荐办法,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对不符合、不同意的教师,学院不予推荐。

1)双选、校内外导师选拔:对于导师的选拔,实行双选制,学生选择导师,对于不负责的、三年不被学生选择的导师,学院取消导师指导学生的资格。

校外导师更加注重其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学识和品德等方面也是选拔校外导师重要的依据。

2)强化导师考核: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对导师进行考核,同时学院对导师考核进行了补充,专业导师严格按照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规范进行指导,全过程指导,提升指导能力和指导效能,指导不合格者,停止指导研究生,加强后期培训。

3.培训

导师形成团队,定期进行学习,导师不定期参加学术会议,提升自我学术水平,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指导学生。学院还提拔一些实践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副导师,加大对副导师培养。

(五)学术训练

学院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学术水平,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利用暑期时间组织学生参加2021吉林省新闻传播专业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学术成长暑假线上培训班,完成4次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学习。注重专业课程的学术实践,将课堂教学与学术成果相结合。“融合出版专题”课程通过师生共同撰写《吉林省传媒业融合出版调研报告》,实现对学生融合出版前沿信息查阅能力、融合出版市场调研能力和对融合出版的分析评价能力的建构。通过“以项目带练”的形式,导师吸纳学术能力优秀的研究生进入项目团队,参与资料收集、市场调研、素材整理等工作,切实提升学生的学术实践能力。

(六)学术交流

本专业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类竞赛。共组织校外专家学术报告8次,学术报告包括出版学、传播学,同时也包括爱国主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

(七)论文质量

1.论文制度建设

为保障和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本学科硕士点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化制度,包括流程的严格管理和内容的严格把关。

首先,学位论文流程管理较为规范。《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办法》规定了论文指导过程包括研究方向确定、开题、写作指导(初稿、送审论文)、预答辩四个环节。过程管理组织有院学术委员会、导师组两级,院学术委员会负责研究方向审核、开题组织、送审论文审核,导师组负责初稿审核、预答辩组织。《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毕业、学位资格审查办法》规定了学位论文的审查流程包括审核、复核、学位评定分委会会议三级审查。这些制度性文件,确保学位论文管理各环节科学严谨,没有疏漏。

其次,学位论文指导和书写都有明确的制度性要求。《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要求》明确了教师的指导重点是问题或观点的确立、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论文形态结构的选择和设定以及国家标准的运用。《新闻与传播学院开题报告与问询问题要点》明确了论文开题的六个方面注意事项,包括论文题目、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问题假设、研究方式、理论支撑和参考文献。《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硕毕业论文结构及其要素要求》明确了论文结构组成及各部分详细的写作要求。

2.论文基本情况

本专业论文评价侧重应用导向,选题紧扣出版实践,主要以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研究形式为主,总体情况呈如下特点:一是选题应用性强,能够密切跟踪出版行业的学科前沿和产业动态,通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或是专题研究来为出版行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行业研究资料,如《媒介环境论视域下西南农村地区小学生的数字化阅读研究》《儿童图书直播营销的情感互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这类论文,有路径、有方法,应用价值很高;二是问题意识强,论文立意聚焦编辑出版行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或是探索行业发展的前瞻性议题,如《知识焦虑背景下讲书类音频产品按摩机制研究——以樊登讲书为例》《家长对儿童性教育图书的购买意愿研究——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紧扣问题去分析,力求找到解决办法;三是论文形式呈现多样化,2021年度,本专业学位论文共计8篇,其中有案例分析类、研究综述类、调查报告类等多种研究样式。

3.论文质量评价

本专业学生学位论文拥有自己独立的评价体系,由双导师进行论文指导,与学术学位论文严格区分,申请程序规范严谨,全部为双匿名评审。每篇论文答辩前必须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检测通过的学生论文,全部送交外审。

本校出版专硕2021年度毕业研究生共计8人,学位论文已经进行全员外审抽检,结果全部合格,学生顺利通过答辩。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本专业研究生论文写作整体质量较高,这得益于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健全、管理到位、导师负责任。

(八)质量保证

1.全过程监控与质量管理

研究生培养要对整个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并按步骤评价和管理。严格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严格执行和遵守学院的各种论文质量监督制度,特别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办法》。同时,落实“双导师制度”和“导师责任制”,切实发挥导师作用,两位导师的指导互为补充,使学生论文更加完善。

2.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对于学位授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关于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以及学校相关研究生教育管理文件等规定。

3.分流淘汰

对于在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各个环节不按规定撰写论文,或者撰写论文不合格的,将不授予学位,予以淘汰。对于毕业后,论文各级抽检不合格的学生,也将取消硕士学位,予以淘汰。

(九)学风建设

1.学校制定有《新葡萄8883官网amg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学院在新生入学后开展“心怀敬畏,严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系列讲座。

2.学院制定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关于预开题、开题、预答辩、答辩的规定》,按照规定要求,学院每年组织两次研究生毕业论文预开题、一次正式开题。参加预开题前,每位研究生的预开题报告均须由5位校内外专家进行审阅推荐,专家需具备本专业导师资格或本专业博士学历;学院每年组织两次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一次正式答辩。参加预答辩前,须由5位校内外专家针对预答辩论文进行审阅,并在《预答辩推荐表》中签字方可进入预答辩环节。原则上研究生论文至少一次预答辩通过后才可由导师签字,提交研究生院进行重复率检测,参加校外盲审。

(十)管理服务

配备研究生秘书、专职辅导员为研究生教学与生活提供管理与服务;制定规章制度保障研究生权益,制定《新葡萄8883官网amg研究生奖励条例》《新葡萄8883官网amg普通奖学金发放管理办法》《新葡萄8883官网amg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新葡萄8883官网amg研究生安全教育管理规定》等规定,明确研究生在校期间享有的权利;依据学校的奖、助学金评选办法,学院制定院级奖学金评比细则。

(十一)就业发展

2021年度,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本学位点2021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5%8名硕士毕业生中6人就业。依托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该届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国家机关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部门,中等、高等教育事业单位,新闻出版业以及大型民营企业。

用人单位对本届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主要体现在本届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工作适应能力强,具备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能够将在学校掌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地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四、服务贡献

出版专业对吉林省新闻和出版各媒介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素养提升、服务现代出版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服务地方党委,发挥智库作用

本专业教师参加地方智库建设,为我省地方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本专业为网络文明建设提出建议,为省委宣传部完成《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期新闻宣传经验与反思研究报告》《健全完善扫黑除恶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研究》《吉林省省直媒体数据库整合可行性报告》《吉林省热点事件舆情分析报告》(20206-9)共4份研究报告。

2.服务地方媒体,促进融合创新

本专业教师借助吉林省文创产业创意人才培训基地,长期为地方媒体编辑记者进行融媒体能力培训;与吉林教育台共建吉林省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支持教育台节目创新;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城市晚报社深度报纸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及时总结分析融合出版产品发展情况,引领媒体健康发展;本专业与吉林教育杂志社签定合作协议,专业教师兼职《现代中学生》策划编辑,积极参与杂志的改版和策划。

3.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与省内多家媒体签订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联合融合发展战略协议,入驻“吉林省新闻出版与影视广播文化创意创作产业园区”。专业教师参与吉林省数字出版融智库建设,先后对吉林省新闻出版人员进行了专业提升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素质教育。

4.参与文化传播,弘扬红色主题

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课堂”吉林省《好好学习》栏目动画系列作品的制作与宣传;参与“精彩吉林相约世界吉林省全球推介会(外交部)”“中国国际东北亚博览会”“吉林冰雪产业博览会”展览策划、全流程视觉设计、媒体内容设计;参与国家级纪录片《穿越上合》的制作和后期剪辑;参与超大型空间望远镜动画模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制作。

五、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发展与建设,结合《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等相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总结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思政课程体系构建已基本成型,但是尚不能全面实现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

2.导师学术交流及学术培训不足,科研水平有待提高,发表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数量不足,在国内外获奖较少,无在外单位指导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3.学生的学术训练强度有待加强,发表论文数量有限。

4.研究生组织和团体建设须完善,活动开展的数量、质量有待提高。

5.缺少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建设。

6.论文的创新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

六、下一年建设计划

第一,推进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项目。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梦的时代背景,面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脑科学、人工智能、数字化、大数据等技术变革和媒介变革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和国家教指委的要求修订培养方案。

第二,推进学科思政建设项目实施“一二三四五”方案抓住一个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立足二支队伍建设,即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队伍,党、政、研管理队伍。确立三三机制,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制度化、课程化、情境化的“三化”教育机制;一师一范,一生一品,一年一进的“‘三一’双榜样”行动机制。确立德育“立四维”: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立魂,二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教养教育立身,三是以实事求是精神立学,四是以专业精神立业。秉承五要素,贯穿思政一条线;抓住政治意识和专业意识两个重点;把握研究生入学、学术活动、毕业论文三个关键环节;立足问题、需求、效果、生本四个导向;坚守课程思政、管理思政、网络思政、社会实践思政、生活思政五个阵地。

第三,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工作。做好课程的理实调剂,专硕做好理论课程的精简优化,深化校媒互动,促进课岗融通,发挥双导师最大实效。

第四,强化研究生研究能力提升工作。研究生研究能力培养坚持求实导向,即立足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促进研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应用研究特色。推进师生合作科研,打造研究共同体。

第五,强化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工作。借助线上工作坊、线上学术会议、线上本科生论坛进行招生宣传,建立与重点地区优秀普本院校的合作关系,建立优质生源地。

 

SCHOOL
网站首页

T / 0431-81765566

吉林省长春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卓越大街399号

399 Zhuoyue Street, Hi-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数字化校园
Remember me